12月20日,美团对外公布了骑手防疲劳机制的试点运行情况与调研结果,旨在探寻契合新就业形态下骑手权益保障的最佳模式。这一机制自去年二季度起,便在华东区域历经多次小范围试点与迭代升级,并于12月30日,美团在全国启动骑手防疲劳机制。
本次骑手防疲劳机制在全国推广之前,美团已在国内进行四次试点。最新一轮试点于11月12日率先在浙江湖州、丽水启动,随后于12月10日覆盖浙江全省,12月17日进一步扩展至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四省市。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试点新增了“骑手跑单超8小时会收到提醒,跑单12小时将强制下线休息”的规定,后续这一规定也在12月30日的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中继续执行。
从美团披露的骑手防疲劳机制在全国上线后的运行数据来看,12月30日当天,连续跑单触发休息条款的骑手仅占0.36%,为极小概率事件,99.64%的骑手正常跑单并不受这一机制的限制。而且,单日跑单时长满8小时,触发骑手防疲劳机制弹窗休息提醒的骑手约占18%。这一数据初步表明,该机制对绝大部分骑手的正常工作影响并不大。
12月20日,美团发布的文章显示,美团的这项骑手防疲劳机制是在过去数年于全国不同区域的试点基础上逐步完善而来。早在四川试点时,就尝试了“连续跑单4小时后休息20分钟”的规则;广西试点进一步升级“4小时休息策略”;浙江小范围试点设置“8小时跑单后触发休息弹窗”,并在浙江省内测试时新增“12小时后触发强制下线”规则。
在浙江省内试点“12小时后触发强制下线”规则期间,外卖骑手群体也通过客服电话表达了对骑手防疲劳机制的关注。12月10日-13日浙江试点期间,美团骑手客服共接到20条针对“强制下线休息”的咨询电话,其中16条是咨询具体规则,2条明确反对,2条建议减少休息提醒次数。
除了客服渠道反馈,美团内部调研和社交媒体上,外卖骑手们也提出了诸多建议。大部分骑手认为,强制休息规则使订单和权益分配更为公平。安徽一位骑手表示,这对百分之八九十的骑手都挺合适,有些跑单王确实是生活压力大才拼命跑,但平台设限,对他们的人身安全是一种保护。不过,也有骑手持反对意见,江苏泰州一位骑手称:“我想多跑单却不行,感觉有劲没处使,我又没犯错。”
面对骑手们的不同声音,美团方面表示,将持续关注相关数据及骑手反馈,谨慎探索,力求推出更科学、全面、稳妥的骑手防疲劳举措。同时,美团将通过骑手恳谈会等多种形式,邀请试点区域的骑手代表、合作伙伴等,广泛收集各方意见,持续优化升级该项机制。
这一骑手防疲劳机制的推行,不仅是美团对骑手权益保障的一次重要尝试,更是整个外卖行业在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一步。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在保障骑手权益与满足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团此次试点的经验与成果,无疑为行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有专家表示,此次美团上线试点的骑手防疲劳机制,是一次对外卖骑手健康权益保障的积极探索,值得肯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所所长张春龙认为,外卖平台出台的防疲劳机制有助于打破恶性循环,帮助外卖小哥及时恢复体力、精力,防止过度劳动。